

收藏
点赞
项目编号:NMⅥ-17
|
所属分类: 传统体育/游艺与杂技 |
所属级别: 自治区级 |
所属批次: 2009(第二批) |
申报地区或单位: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
达斡尔鹿棋是达斡尔族狩猎时代的产物,大约产生于16世纪初。当时猎人们在休闲之时,在地面或石板上画上象征田野和山岭的格,用石子或百果核一类的东西来对弈。后来,围鹿棋有了一定的发展,形成了固定的格式和规则。棋子确定为2个鹿和24个士。棋盘多选用桦树皮、兽皮、高丽纸或木板等材料绘制。棋子还可采用随手可得的豆粒、大马哈鱼脊骨、兽畜的踝骨(嘎拉哈)等。
达斡尔鹿棋游戏过程中围追堵截,险象环生,妙趣无穷,其步法特点的围、追、堵、截,很充分地寓意着狩猎生产时的围山、追踪、堵后路、截击的特性。游戏时通常以二人对弈为主,一方执子为鹿,另一方执24子为士,鹿可吃士,士不能吃鹿,只能围堵,持鹿者先走,鹿在无士围堵时一次只能走一格,横、竖、斜都可以,而在吃士的时候可跳两格,此时的鹿所跳之格中间必须有士,而士后是空格,鹿可以跳起把士吃掉。鹿被堵住无路可走时为败,而士无子或不够围堵时也为败。
达斡尔族鹿棋广泛流传于达斡尔族人聚居地,是最典型的狩猎民族文化遗产。它体现了民族智慧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特性,将围猎生产转化为智力博弈,具有人与自然结合,相依存的自然特征。达斡尔鹿棋这项智力博弈,赋予民间民俗生活极大的活力和乐趣,是一个民族勤劳拼搏精神的延续和体现。